? ?自古以來,文人喜歡茶,因為茶能提神益思,激發(fā)文人的激情和靈感。茶是文人生活中一件韻事,一大樂趣,一種高雅的活動。品茗為文人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情趣,增進了心性修養(yǎng),歷代文人墨客知茶、愛茶、嗜茶,借茶寫人、敘物、抒情,有不少傳世之作便是在這悠悠茶香中醞釀出來的。
飲茶,本是平常事,讓文人變得幽雅、文致、充滿了詩情畫意。他們不僅留下許許多多茶方面的經(jīng)典名篇,而且流傳著不少與茶有關(guān)的佳話。
以茶會友
歷史上,以茶相交的摯友莫過于茶圣陸羽和詩僧皎然這兩位大師級的人物。唐肅宗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前后,陸羽輾轉(zhuǎn)來到湖州吳興,住在妙喜寺,與寺內(nèi)皎然結(jié)識,并成為莫逆之交。
皎然與陸羽的交情,可從皎然留下的尋訪陸羽的茶詩中看出。《訪陸處士羽》:“太湖東西路,吳主古山前,所思不可見,歸鴻自翩翩。何山賞春茗,何處弄春泉。莫是滄浪子,悠悠一釣船。”“賞春茗”、“弄春泉”、“悠悠一釣船”寥寥數(shù)語,將陸羽隱逸時的生活情調(diào)鮮明勾勒出來。從皎然與陸羽交往期間所寫下的許多詩句中,可以了解到這兩位“緇素忘年之交”的深厚情誼。
還有一對老茶友我們不能不提,他們就是大宋時期政壇、文壇的“雙子座”王安石和蘇東坡。人生宦海沉浮,二人在改革中雖政見不一,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至交,蘇東坡一生坎坷,卻嗜茶如命。“戲作小詩君莫笑,從來佳茗似佳人”。由此可見詩人對茶是多么地情有獨鐘?!?/span>
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(fā)靈感,但是,一般人很難喝到“恰到好處”。真正能“斗酒詩百篇”的除了李白,恐怕沒有第二人了。茶則不然,一杯清茗不但可以喚醒“靈感”,更能捋順文思。正可謂:“酒壯英雄膽,茶助文人思?!?/span>
以茶當酒是古代文人的一個發(fā)明。宋朝詩人杜小山,在一個寒冬之夜,明月照窗,他與朋友相對而坐以茶代酒,品茗賞梅,歡敘舊情,趣意盎然躍入字里行間。
以茶待客乃古代人情交際的盛禮節(jié),它為友人帶來一種清幽雋永的意境,古代文人以茶代酒成為一種風尚,一杯清茗表達深情厚誼,賓主之間,喝著聊著,是那樣地愜意,那樣地酣暢淋漓。
如果說,酒可以澆愁,那么,茶也可以解憂,“空堂坐相憶,酌茗聊代醉?!北焕畎讘蚍Q“風流天下聞”的孟浩然,因為仕途失意,自洛陽東游吳越之時,途經(jīng)新昌,在他的《清明即事》留下了這樣的詩句,詩人以茶代酒,落寞的心境不言自明。
茶與酒一樣,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情感的紐帶,文人之性情、親情、柔情和茶情,皆在茶中得到展示。世人都知道李白善飲,自稱臣是酒中仙,其實,李白也非常喜歡喝茶。在他的詩歌中雖然有關(guān)茶的詩并不多見,但有一篇則是中國茶詩中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有一年,他游歷金陵時,偶然遇上了自己的族侄。此人已是玉泉寺中孚禪師,他既通佛理又喜歡飲茶,常年在乳窟中采茶后制成仙人掌茶,以茶供佛,并招待四方賓客。中孚禪師游金陵棲霞寺時,叔侄相見自然格外地親切。他送給李白上好的仙人掌茶,李白品嘗后,覺得此茶清香滑熟,其狀如掌,并了解了該茶產(chǎn)于玉泉寺,又是族侄親手制的仙人掌茶,為此欣然提筆,取名玉泉仙人掌茶,并作詩一首《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》答謝。從此,玉泉仙人掌茶名聲大振。
在唐代眾多詩歌中,這是一首早期的詠茶名作,為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文化留下了一段極其寶貴的資料。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仙人掌茶的喜愛,還有對侄兒的感激之情。
唐末劉貞亮在《茶十德》文中提出飲茶十德:以茶散郁氣、以茶驅(qū)睡氣、以茶養(yǎng)生氣、以茶除病氣、以茶利禮仁、以茶表敬意、以茶嘗滋味、以茶養(yǎng)身體、以茶可行道、以茶可雅志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養(yǎng),并擴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際關(guān)系上去。中國首創(chuàng)的"茶德"觀念在唐宋時代傳入日本和朝鮮后,產(chǎn)生巨大影響并得到發(fā)展。
品茶一直被文人當成一種高雅的藝術(shù)享受,既講究泡飲技藝,更注重情趣,追求天然野趣,茶帶給文人的是凈化,是純潔,心靈的純凈與山水融為一體,天人合一,找回最自然的真我。
茶乃大自然的精靈,其質(zhì)樸無華自然天成,文人寄情山水間,不思利祿,不問功名,“平生于物原無取,消受山中一杯茶”,品茶一直被文人當成一種高雅的藝術(shù)享受,既講究泡飲技藝,更注重情趣,追求天然野趣,茶帶給文人的是凈化,是純潔,心靈的純凈與山水融為一體,天人合一,找回最自然的真我。文人之性情、親情、柔情和茶情,皆在茶中得到展示,真可謂“從一杯茶葉看世界”、“壺中乾坤大,松案歲月長”。
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料